2012年,以湖北枝江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的湖北枝江酒業集團,實現總收入90億元,利稅6億元,上繳稅金3.7億元。
“產量是錢,質量是命,枝江酒業不能只要錢不要命。”枝江酒業董事長蔣紅星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品質促發展、以科技促進步的理念,堅守質量安全底線,做誠信人、產放心酒,帶領枝江酒業走出了一條質量效益之路。
提升白酒品質
白酒作為一種快速消費品,在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枝江酒業認為,只有不斷加強科技創新,提升白酒的品質,才能滿足消費者日益提升的消費需求,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是立足于科學安全的窖泥配方,不斷夯實高品質白酒基礎。
枝江酒業立足于科學安全的窖泥配方,不斷夯實高品質白酒基礎。在濃香型白酒的釀造過程中,窖泥與白酒的品質有著密切的關系。好的窖泥中梭狀己酸芽孢桿菌等微生物種類眾多,它們通過自身生化機能,生成己酸乙酯及其它一些香味物質,這些豐富的香味物質賦予濃香型白酒窖香濃郁、綿甜醇厚的獨特風格。
自然培養的好窖泥要經過幾年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時間,而人工培養窖泥的好壞,關鍵在于能否設計出合理的配方。
枝江酒業通過持續的研究和不斷的改進,依據現代微生物理論,通過人工提供的窖泥微生物生長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能夠使窖泥微生物快速富集。而且在配方中所使用的物質均為天然物質,使用大豆、花生等天然有機氮源代替尿素等無機氮源,從而避免無機氮源在釀造過程中轉化為氨基甲酸乙酯等有害物質,使其產生的酒窖香更純凈,酸酯比例更協調,主體香更突出,口感更醇厚。
二是利用現代自動勾調系統,轉變白酒勾調方式。
白酒發酵系開放式發酵,影響因素眾多。即使使用同樣的原料,在同樣的工藝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白酒在質量上也會有差異。為了保持產品質量的穩定,必須將各種不同特點的酒按一定的標準,對其色、香、味作適當的勾兌平衡,從而保證產品風格和特色。以往的勾兌操作方式主要靠色調師逐壇嘗評原酒后,將各種原酒組合調配,確定配方后放樣生產,一次配制成功率不高,生產效率低下。
2000年,枝江酒業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第710研究所合作成功開發了“微機自動勾兌系統”,實現了勾兌、攪拌、過濾、輸送、生產計量等全微機控制,在釀酒行業首開先河。
2005年該公司又針對系統運行的新問題進行升級改造。在管道余酒清理、白酒自動勾兌多管線復合利用等方面進行了創新,并首次將profibus總線技術運用到白酒勾兌系統中,實現了生產過程的實時控制以及數據網上實時查詢,解決了白酒自動化勾兌的一系列難點問題,成為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典范,具備了行業領先水平。
三是加強對酒液接觸材料的控制,確保生產過程安全可靠。
隨著食品科技的發展,許多食品容器、管道及其它食品接觸材料不斷出現。這些材料雖然保證了食品不受外界環境的污染,方便了食品物料運輸,但某些材料中的化學成分可能會向食品中發生遷移,進而影響到食品衛生。
為切實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枝江酒業對勾調、釀造、貯存、灌裝、運輸等環節的容器、管道、密封材料都進行了嚴格的要求和管理。勾調環節所使用的管道和酒罐均為食品級不銹鋼管,杜絕使用PVC材質的管道或容器;釀造環境的蒸酒酒甑冷凝管、接酒管道也為不銹鋼材質;貯存及運輸環節使用陶壇貯存原酒,并用不銹鋼蓋密封陶壇;灌裝環節的成品罐和灌裝機使用不銹鋼鏈接。解除了勾兌環節由于不合格容器和材料對白酒帶來塑化劑等風險物質的污染,當近兩年白酒行業因塑化劑風波而廣受詬病時,枝江酒業由于控制時間早,控制措施得力,而未受影響。
四是獨特的井水降度凈化工藝,變革白酒貯存方式。
剛蒸餾出來的新酒辛辣、刺激性強、口感糙而不醇和,往往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貯存使其變得醇厚、綿軟。根據“白酒膠體”理論,陶壇因其透氣性、吸附性以及豐富的金屬離子含量,是作為貯酒容器的最佳選擇。然而陶壇在長期使用后如不作處理,它的作用由于金屬離子的減少將大打折扣,且用新壇替換舊壇又浪費資源。
針對這一問題,枝江酒業人經過不斷探索,在中國白酒界獨家采用井水降度凈化工藝,在新酒儲存前用井水加漿降度,既增加了金屬元素的種類和含量,又延長了陶壇的使用時間。同時白酒加漿降度會放熱,有利于新酒中硫化氫、硫醇、醛類等低沸點帶刺激性臭味物質的揮發,對酒體的綿柔度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在入陶壇存放前,經過吸附凈化處理,去除臭味物質,使酒體達到了真正意義的淡雅、綿柔。(夏倩 胡格 譚光迅)